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
公布机关: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 ||
公布日期: | 2007.12.29 | 施行日期: | 2008.06.01 |
效力: | 有效 | 门类: | 刑法类其他 |
(2007年12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通过 2007年12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9号公布 自2008年6月1日起施行)
目录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禁毒宣传教育 第三章 毒品管制 第四章 戒毒措施 第五章 禁毒国际合作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七章 附则 |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 为了预防和惩治毒品违法犯罪行为,保护公民身心健康,维护社会秩序,制定本法。 |
第二条 | 本法所称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根据医疗、教学、科研的需要,依法可以生产、经营、使用、储存、运输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
第三条 | 禁毒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组织和公民,应当依照本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履行禁毒职责或者义务。 |
第四条 | 禁毒工作实行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禁种、禁制、禁贩、禁吸并举的方针。 禁毒工作实行政府统一领导,有关部门各负其责,社会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 |
第五条 | 国务院设立国家禁毒委员会,负责组织、协调、指导全国的禁毒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根据禁毒工作的需要,可以设立禁毒委员会,负责组织、协调、指导本行政区域内的禁毒工作。 |
第六条 | 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禁毒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将禁毒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 |
第七条 | 国家鼓励对禁毒工作的社会捐赠,并依法给予税收优惠。 |
第八条 | 国家鼓励开展禁毒科学技术研究,推广先进的缉毒技术、装备和戒毒方法。 |
第九条 | 国家鼓励公民举报毒品违法犯罪行为。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对举报人予以保护,对举报有功人员以及在禁毒工作中有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
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5517
司法部信息中心 运维保障Copyright ©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